首页 > 民歌民谣

荆州马山民歌

作者:不详  来源:互联网  2019-8-26

马山民歌是流传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一带的传统民歌形式。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。悠久的历史、特定的地理环境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歌风格,被誉为荆州民歌的摇篮,在整个湖北民歌音乐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。

自古以来,荆州就是名闻遐迩的歌舞之乡。在这块被誉为鱼米之乡的神奇土地上,生生不息的黎民百姓,在劳动和生活中,创作了难以其数的民歌,为我们留下了一座藏珍储宝的民歌宝库。

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,歌与舞一样,都是远古先民祭祀活动的产物。《诗经》中有“心之忧矣,我歌且谣”的表述。

一般来说,有乐曲伴奏者谓之歌,唐孔颖达注《礼记》称:“歌谓祭祀时奏乐也”;无音乐伴奏的谓之谣,汉朝毛亨著《毛诗诂训传》曰:“曲合乐曰歌,徒歌曰谣”。

劳动创造了艺术,艺术起源于劳动。艺术与劳动血肉相连的特征,在民歌中的劳动歌谣里,显得尤为充分。故此,荆州民间自古就有“无歌不插禾”、“无歌不响硪”、“响水就有歌”之说,意思是说插秧必唱“插秧歌”、修堤打夯必唱“打硪歌”、抗旱车水必唱“车水歌”。

“五大调”唱响马山民歌

有着悠久历史的马山民歌,其题材大都来源于生活,语言朴实、节奏明快、旋律优美动听,因其短小精悍、易唱易记,现在仍有数以千计的民歌流传下来。

马山民歌的种类有“田歌”、“号子”、“山歌”、“灯歌”、“风俗歌”等数十种,其中享有盛名的“喇叭调”、“叮当调”“得得调”、“伙计调”、“哦伙调”这“五大调”至今仍然广为流传。

山花乡草怡人情,江风湖雨育人性。

马山民歌,踩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节拍,曾一度唱红了荆楚大地,唱进过北京中南海,向世人展现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……

马山民歌是流传久远的“田歌”

战国楚襄王时期,宋玉在《对楚王问》中说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》、《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,......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。”可见,前者是楚国当时的通俗民歌,而后者则是高雅民歌。

《湖北通志》记载:“楚国南郢之地......扬歌,郢中田歌也,其别为三声子、五声子,一曰樵声,通谓之扬歌,一人唱,和者以百数......”其后,唐、宋、明、清各个时期都有关于“郢中田歌”的记载。

马山镇距楚故都纪南城(古称“郢都”)30公里,属郢中腹地。这里土地肥沃、气候温和,以稻作农业为主。马山民歌就产生于民间,属于流传久远的“田歌”。

马山民歌有三个“特殊”的功用

马山民歌和其它劳动歌谣一样,在劳动过程中,也有着自身“特殊”的功用。

在劳作过程中,劳动者唱歌可以协调群体劳作的步调。

如筑堤打夯一定要唱“打硪号子”:“一块石硪四只角,高高举起重重落,打硪儿郎莫打野,各人招呼各人脚。”

一人领,众人和,随着歌曲的节奏众人同心协力,石硪一起一落,才能把堤坝夯得密实。

很多劳动者一起劳作,唱歌还能活跃劳动气氛、缓解身心疲惫。

如“不唱不说,时辰难过;说说笑笑,时候易到”,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此外,传授劳动技巧也是马山民歌的一个重要功用。

如“舂米歌”,就形象地传授了舂米的诀窍:“石碓窝子不对嘴,边舂米来边掺水。黑米糙子变白米,口里唱歌脚着力。一二三四五六七,数到三百米脱皮。”

马山民歌内容涵盖历史朝代故事、生产生活知识、四季花鸟虫鱼、婚丧习俗礼仪、节日玩灯贺彩等各个方面。种类有田歌、号子、小调、灯歌、儿歌、风俗歌、宗教歌等数十种。田歌中的“五句子歌”在马山民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“五句子歌”又有“喊五句”、“赶五句”、“穿五句”之分,曲体结构差别较大,基本旋律大同小异。

代表曲目

《五大调》

(1)“喇叭调”:《翻一个对牡丹》

(2)“伙计调”:《我说老板是条牛》

(3)“嘚嘚调”:《今年丰收有指望》

(4)“叮当调”:《一收衣裳二看郎》

(5)“蛤蟆调”《一个蛤蟆一张嘴》。

相关内容
浙江龙泉山歌
皖北婚俗民歌
皖北民歌:拜花堂
枞阳老民歌
淮河民歌:摘石榴
毛南族民歌
锡伯族的民歌
布依族民歌
布朗族民歌
满族传统民歌
台山民歌

© 2012-2030 m.minjianw.com

QQ:3815864 38158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