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故事典故

北京通州地名的来历

作者:不详  来源:互联网  2014-7-7

1、果园:清代的时候,这个地方有个果园,这个园子归一位姓王的果木庄头所有,果园里除了看园子的没有人住,依照主人的姓氏,这个地方就叫王果园,后来,果园没了,搬来好多人住,到清光绪初年,就简称为果园了。

2、次渠:金口新河自董村下游段有个东石村,是座古老的大村,最早叫东市,元代的时候金口新河从村中流过,这个村子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,在水陆并行入京线路的居中地位,来来往往的商人旅客们都在这里住店购物歇息,也相当于是现在的商业区,逐渐变成了集市。接着便是次渠村,也是个颇具规模的大村子,有3000多口人,在村子北面曾经有一片广袤的湖泊,湖中生长许多鞭蕖,也就是荷花,茂盛非凡,也算是当年京城东南部一个很错的旅游风景区,加上村里还建有宝光禅寺,寺里有锭光佛舍利砖塔,见光优美,是古代游览好去处。由于水陆运输双经此村,经济发展,来此定居者多,所以形成较大居民聚落。因村北金口新河所经过的湖中盛长莲花,村名古称茨蕖。“茨”有覆盖之义,《新唐书•高丽传》载:“居依山谷,以草茨屋”。“茨蕖”是指茂密的荷花覆盖着湖面。由于多次的洪水带来泥沙淤塞了金口新河,因此茨蕖村北面的湖泊逐渐淤浅变小,莲花消亡。民国二年(1913年),改茨蕖为次渠。

3、小圣庙:从东关大桥一直向南都是当年卸粮食和货物的码头,而装卸人的客船码头,则在货船码头之南,永顺镇的小圣庙转村及大棚村一带。小圣庙又称小神庙,位置在的运河西岸(老运河道),也就是现在的滨河路一代,庙里供奉着掌管着水的老龙王,来往旅客多在此上香,有的为一路平安而上岸祭拜,再上船南下。香火十分旺盛,表明在这里上、下船的人很多,来往的人多了,自然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就得跟上了,于是形成不小的市场,渐成一个较大的村庄,以庙而名。旁边的大棚村是由关帝庙前的大茶棚而名,来往商旅于此上香饮茶,再登船或者上京。

4、梨园:相传唐朝的时候,这儿就有一个大园子,为姓李的所有,园子里种着果木、花草,有看园子的人住。这个地方还有过出土,1975年8月发现金代石椁墓两座,有陶器、瓷器等60多件,还有唐、宋铜钱多枚,墓主人叫石宗壁,墓志上写着葬于通州潞县台头村之新茔,说明金代的时候,这个地方可能叫“台头村”。到了明代,迁徙民至此,一看见园中有梨树,就称为梨园了。

5、九棵树:这个地方清代已经成为村落了,主要是赵、张、金、苗四大姓,这个村落位于进出通州城大路旁,从该地到旧通州城南门共植有99棵树,所以就叫做九十九棵树村,1936年前后,简称九棵树。

6、古城:这个地方原来归胡各庄乡,原来离通县县城十里地,现在近多了。这里原来是通县的县府。西汉初年(前206年)置路县在此,东汉改为潞县(因为有潞水的原因),潞县的上级渔阳郡的政府机关也在这儿,建有土城。东汉建武中(公元40年前后),因为闹了兵变,城毁了,政府搬家了,一点点的,成了普通的村落。因为这曾是潞县故城,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名字。

相关内容
印江土家族童话故事:智斗“老变婆”
贵州碧江故事:穷秀才上茶馆
贵州铜仁万山区黑硐子的前世今生
贵州铜仁牟家坡:绝壁之上的神秘悬棺葬
贵州碧江故事:富新娘和穷新娘
贵州碧江地名故事:凤形地的传奇
傻小子识字的秘密
贵州碧江故事:神奇的香炉山
贵州碧江故事:“青龙山上剥皮”遇上“肚中出气”
贵州铜仁回龙寺:一双价值五两黄金的草鞋
旧城的城隍奶奶显灵

© 2012-2030 m.minjianw.com

QQ:3815864 38158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