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传很早以前,在龙湾东北六十里处,有一个村庄叫大坨子屯,在屯的当腰儿(注:方言,指中间),住着一户老于家,家中开烧锅,日子过得挺红火。老掌柜的是关里人,有三个儿子,大儿子娶了媳妇。这媳妇特别隔路(注:方言,指性格怪癖),挺长脖子刺搂腿,三角眼睛,尖尖嘴,一天耍尖卖快的(注:方言,指耍贫嘴,装老好人),好里挑外掘,搬弄是非。老二也娶了媳妇,她可不像老大媳妇,未曾说话先带笑,老实厚道,对家里的人总是有尊有让,家里的事从来不多言多语,对外也有个热乎劲。老三十六岁了,还没说媳妇。
一天,老掌柜的到北界外去卖酒,看见一个贫家闺女长得俊俏,又很勤快。就托人介绍,给老三做了童养媳。
这一年,正赶上大旱,粮食歉收。转年五六月,很多人家没有粮吃,炊烟日少,再加上天气炎热,雨多潮湿,大坨子痢疾流行,死了不少人。大嫂看不上童养媳,童养媳总受大嫂的欺负,整天吃不饱饭,身体虚弱,也得了痢疾。一天没十八遍(注:方言,指三番五次,经常)的去茅房,四肢无力,鼻子尖直冒汗。俗话说:好汉架不住三泡稀。不到三天工夫,童养媳妇就起不来炕了,不吃也不喝,炕上拉炕上尿,看样子十有八九要见阎王爷。这时,大嫂就在婆婆耳边吹风,挑唆婆婆把童养媳撵走。婆婆一听是招儿,就让伙计把童养媳抬到南场院的菜窖里,也不让人给她送吃的。夏天的菜窖又潮又湿,又闷又热,什么人也受不了。童养媳的泪水就象断线的珠子,一串串的落下来。边哭边说:“我的命真苦啊!爹呀!妈呀!快把我接回去吧,可别让我在这儿遭罪了!”老三痛哭流泪,但也无可奈何。
老二媳妇和童养媳处的挺对劲儿,就象亲姐妹一样。心里总是想着童养媳,不知她的病情如何。第二天晚上,老二媳妇偷偷地给童养媳送去一碗稀饭,让她吃了。童养媳有气无力地说:“你快回去吧,千万别让婆婆看见,我就是到了阴曹地府,也忘不了你的恩情啊!”
人若走背字,事事不顺当。老二媳妇给童养媳送稀饭,被老大媳妇发现了。她到婆婆屋里和婆婆交头接耳地嘀咕一阵子,就回到了自己屋里。不一会儿,婆婆气呼呼地出来对着老二媳妇说:“老二媳妇你真会装好人,听说你给童养媳妇送饭去了,我告诉你,别不知好歹,再要去给那个穷鬼送饭,我就打折你的腿。”老二媳妇一听也害怕了,不敢再去了。可是,总也放心不下。
又过了三四天,老二媳妇以找小鸡为由,又跑到菜窖去看童养媳。只见童养媳在菜窖里坐着呢,比前几天有些精神头,老二媳妇感到很纳闷:“老妹子,这几天没吃东西,怎么看上去你的病好多了?”童养媳说:“二嫂,这几天,你没来送饭,把我饿急了,就吃这里长的哈拉海菜。说起来也怪,不但解渴解饿,痢疾也好了。”(哈拉海菜是一种野生植物,状似线麻,株高五六尺,嫩时可煮着吃,茎上长满尖刺,人若触及,立即起小白泡,变为红肿,痛痒难忍,过几天症状自消)。
第二天下晌,童养媳从菜窖里出来回到家中。刚一进院,就看见老三披麻带孝,哭哭啼啼。他说:“咱大嫂得痢疾死了,大哥、二哥、二嫂也得了痢疾。”
童养媳听后,心里琢磨:“莫非我的病就是吃哈拉海菜治好的?”于是她对老三说:“你赶快到路旁、沟边去割哈拉海菜给大哥、二哥、二嫂吃。”果然,吃后没几天,哥嫂的病就都好了。
哈拉海菜不但好吃,还能治病的事,一传俩、俩传仨,老五传老七,老七传老八,屯子人听说后,都来打听哈拉海菜怎么个吃法,童养媳如实地告诉了乡亲们。这玩艺可真灵,吃后没几天得痢疾的人也都好利索了。从此以后,人们把大坨子屯叫做哈拉海屯。
© 2012-2030 m.minjianw.com
QQ:3815864 3815864@qq.com